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自啟動征稿以來,經過社會傳播、新媒體推廣以及線下講習活動,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和從事“三農”工作攝影人的響應。盡管受到疫情影響,本屆來稿數量仍為歷屆之最,約為上屆來稿總數的1.5倍,最終確定有效作品26456件(55868幅),其中單幅作品21696件,組照4760件(34172幅)。經過兩個階段的評選,最終共有111件作品入選,其中單幅作品71件,組照40件。
2021年4月20日至2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評委在北京圓滿完成了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的評選工作。本屆大展的初評、終評采取集中評選方式,全程錄像監(jiān)督,其中初評集中評選為歷屆首次。在全體評委簽署評委承諾書的基礎上,全體工作人員也首次簽署了評選工作人員承諾書。評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遵守中國文聯和中國攝協的各項規(guī)定。
2021年4月21日,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評選現場。張雙雙 攝
我們?yōu)榇蠹疫x取部分入展作品先睹為快。更多精彩作品,更有創(chuàng)意的展陳方式,歡迎大家蒞臨展覽現場參觀。
展 覽 信 息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
展覽時間
9月23日-10月5日
展覽地點
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展廳
(北京市海淀區(qū)復興路甲9號)
入展作品選登
清晨的收獲 馬守美(山東)
2020年6月1日凌晨3點,山東省濰坊市半截樓村,村民在田間地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搬大桔 周玉燕(香港)
2019年1月28日,廣東省佛山市北滘鎮(zhèn)坤州村,桔農們忙著搬運年桔。
草莓直銷 施明忠(上海)
2019年4月6日,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老港鎮(zhèn),村民在路邊直銷草莓。
理麻女工 伍雪儀(廣東)
2021年1月4日,廣東省湛江市,工人們整理劍麻纖維。
農家樂 李春亮(河南)
2018年10月2日,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五龍鎮(zhèn)豐峪村,喜獲豐收的村民笑逐顏開。
豐收的喜悅 唐磊(重慶)
2018年12月28日,重慶市秀山縣洪安鎮(zhèn)貴措村,當地的柑橘迎來豐收,農民背著柑橘到收購商處銷售。
豐收宴 黃建民(湖北)
2020年9月14日,湖北省遠安縣,忙完收割的村民在田間就餐。
鄉(xiāng)村打麥場 肖社會(河南)
2018年6月2日,河南省南嵩縣閻莊鎮(zhèn)窯灣村,一字排開的脫粒機正在打麥場上作業(yè)。
開心農場 陳旗海(江西)
2020年6月17日,江西省上高縣,上甘山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在學校農場采摘蔬菜。
辣椒紅了,農民樂了 李坤(吉林)
2020年9月14日,吉林省梨樹縣泉眼嶺鄉(xiāng),泉盛農牧業(yè)合作社的240晌紅辣椒進入采摘盛期,椒農們在地里精選、裝袋。
漁港早市 周玉燕(香港)
2018年4月15日,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zhèn),漁民在海上經過一夜的辛苦勞作,收獲了大量海鮮,漁港早市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
體驗學農 章晨(江蘇)
2018年10月28日,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臨湖鎮(zhèn)湖橋村,老師組織小朋友到農村體驗、學習農業(yè)生產,讓小朋友們懂得節(jié)約糧食,愛惜農民的辛勤勞動成果。
豐收盛會 齊華(山西)
2020年10月15日,秋收時節(jié),山西省廣靈縣西加斗村,村邊空地上堆滿了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玉米“小山”。
播種希望 陳彩娥(江蘇)
2020年6月8日,江蘇省甪直鎮(zhèn),當地農民駕駛新型插秧機進行作業(yè)。
出淤泥而不染 金澤鋒(廣東)
2019年7月30日,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qū)鄉(xiāng)村,農民沖洗剛挖出的蓮藕。
繁忙的碼頭(組照之一) 張巧玲(福建)
2020年12月19日,福建省東山縣陳城鎮(zhèn)宮前村碼頭,一派忙碌景象。滿載而歸的漁船上,漁民們加緊搬卸海貨,魚販穿梭其間,交易聲不絕于耳。卸魚、分揀、過磅、交易,轉運、補給漁需物資……組成東山島漁港的交響曲。這個7000多人的小村莊,擁有400多艘出外海打魚的大漁船,小漁船則多得數不清楚。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全省村級最大的漁港。
秋播時分 李玄(江蘇)
2019年8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村民正在317國道旁田間播種。
生態(tài)家園幸福果(組照之一) 黃國明(福建)
福建省泉州市涂嶺鎮(zhèn)邱后村盛產荔枝,源于宋代,以晚熟優(yōu)質而聞名。近年來,邱后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打造千畝荔枝園,生態(tài)引領新農村發(fā)展,農民喜獲幸福果,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展現新活力。
柿餅飄香致富路(組照之一) 許玲玲(福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zhèn)光德村有著悠久的柿餅制作傳統。每年深秋入冬之際,光德村都會進入柿餅曬制生產的最佳時期。家家戶戶將精選出的柿子削皮清洗后,擺放于竹匾之上,晾曬于院子、屋頂,空氣中也彌漫著清香。遠遠望去,金燦燦的柿子頗為壯觀,一派紅火的豐收景象。光德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柿餅村”,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qū)。
種花脫貧(組照之一) 房振宏(河南)
2021年1月16日,河南省原陽縣齊街鎮(zhèn)化莊村花卉種植基地和加工車間,花農們正在勞作。這些菊花通過采摘、打捆、包裝,銷往全國各地。當地有著10余年的花卉種植歷史,近年來,齊街鎮(zhèn)大力扶持推行高效農業(yè)示范項目,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安置了化莊村18戶建檔貧困戶及周邊近百戶村民就業(yè)。
繁忙的鹽場(組照之一) 黎宏賢(廣東)
廣東省雷州市英利鎮(zhèn)馬留鹽場依托海洋優(yōu)質海水為原料,繼承采用“十二道古法灘曬制鹽”技藝生產海鹽,全面推進產業(yè)扶貧、生態(tài)扶貧。每年夏季,鹽工們冒著高溫,各司其職,辛勤勞作,一片雪白的鹽田結晶池呈現出繁忙的景象。
相關閱讀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