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展

大秦嶺、吳健、陳杰、黑神話…… | 本周值得一看展覽(20250416)

分享:

大秦嶺——生態(tài)與人文影像全國巡展

1744874020961340.jpg

該展的主要內(nèi)容為大秦嶺生態(tài)與人文影像作品全國巡展,其中包括秦嶺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所蘊含的地理、歷史、文化、風俗、生態(tài)等影像紀錄。展覽內(nèi)容分為三個章節(jié),分別是“秦嶺之脈”“華夏之根”“福澤之地”,同時展出的還有特別邀請單元,共計攝影作品145幅(組)、視頻短片20部、交互作品5套,線上線下同步展出。展覽開幕當天的學術研討環(huán)節(jié),與會專家將圍繞“影像敘事與文化闡釋”“生態(tài)保護與人文傳承”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進一步拓展展覽的學術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西安展出后,展覽還將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學美術館、大理國際影會、興城海上美術館、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黃河科技學院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麗水攝影博物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時間:4月19日 - 4月30日

地點: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

從敦煌出發(fā)——吳健攝影藝術展

1744874019325569.jpg

展覽重點展示吳健扎根敦煌40余年的石窟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共計60幅精選攝影作品,主要包括中國敦煌石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安岳石窟、樂山石窟等,以及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柬埔寨吳哥窟等絲綢之路沿線諸多文化遺產(chǎn)地。

吳健運用攝影的藝術語言,挖掘石窟寺和古遺址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將人文與自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跨越時間與空間,以獨特的視覺造型藝術形式,多維度的鏡頭語言,全方位展現(xiàn)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反映歷史文化遺址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用影像來呈現(xiàn)和傳遞絲路文化遺產(chǎn)雄渾厚重的歷史風貌和價值內(nèi)涵。

時間:4月8日 - 4月20日

地點:湖北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山路374號,湖北美術學院,叁號教學樓)

無有慰藉——陳杰攝影作品展

1744874019111433.jpg


展覽呈現(xiàn)陳杰106件作品,包括部分航拍與影像記錄。展場設計摒棄了一切裝飾性元素,以純粹的幾何結構與謹慎的光線控制,構筑出一處供凝視與沉思的場域。策展人劉旻采用“開放式動線”,消解線性敘事的強制性。18米圓形展區(qū):中央裝置《循環(huán)時間》以沙漠石英砂構造沙漏,每小時自動重置,暗喻時間的暴力與修復力的共存。六個私密小空間:影片與靜照被安置于此,觀者在此可獨自遭遇畫面中的凝視與被凝視。

時間:4月13日-5月22日

地點:目里空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天目里6號樓)

黑神鑄煉——黑神話:悟空藝術展

1744874020798883.jpg

這次的藝術展,徹底打破了虛擬與現(xiàn)實的界限,將游戲里的超多經(jīng)典場景一一重現(xiàn)。展覽由七個單元組成,從直面天命的恢弘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細膩塑造,無不體現(xiàn)了制作團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探索與創(chuàng)新表達。展品極為豐富,包含游戲場景原畫、角色原畫、采風照片、模型、雕像和周邊衍生品等,數(shù)量多達900多件,圍繞不同主題分布在四個樓層。

時間:4月9日 - 5月21日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南山路)

第一屆汶川漩口鎮(zhèn)攝影周

1744874019887902.jpg

第一屆汶川漩口鎮(zhèn)攝影周匯聚了一群熱愛攝影的人,他們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捕捉了漩口鎮(zhèn)的自然之美與人文魅力。攝影師趙云僅用兩天時間,便在漩口鎮(zhèn)完成了高強度的拍攝。他通過觀察與思考,融入當?shù)氐拿篮盟查g,深刻體會到人性、物性、社會性在照片中的轉化,留下了一張張難忘的作品。薛文怡以春天為靈感,在漩口鎮(zhèn)的櫻花盛開之際,拍攝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賈軍萍隨感光攝影團隊,與汶川來了一場春天的約會。她深入集中村、安子坪村和群益村,采集文獻、拍攝村民肖像和農(nóng)具,感受到了漩口鎮(zhèn)濃郁的人文氣息和自然之美。俞鳳利在人間最美的四月天,邂逅了漩口鎮(zhèn)的櫻花。她賞花、看攝影展、聽音樂,感受春天的唯美和詩情畫意,心情如同綻放的花朵般絢爛自由。崔麗娟第一次來到漩口鎮(zhèn),便被這里的川西風格民居建筑、淳樸友善的村民以及和煦的春天、新鮮的空氣所吸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與安逸。徐桂生則用鏡頭定格了漩口鎮(zhèn)的山水靈韻與人文風情。他拍攝了文化地標迴瀾塔、岷江奇景、靈秀趙公山以及浪漫櫻花里的美景,留存了瞬間的美好,珍藏了永恒的記憶。這些攝影師的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漩口鎮(zhèn)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更傳遞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訴說和熱愛。第一屆汶川漩口鎮(zhèn)攝影周,成為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時間:4月12日 - 4月30日

地點:汶川縣漩口鎮(zhèn)趙公福地·櫻花里·阿來書屋

“鋒叢共生”2024年度會員作品展

1744874019206148.jpg

本次年展順延歷年的展覽形式,在眾多會員投稿作品中遴選出36位會員的作品。展覽以“鋒叢共生”為主題,即指向個體鋒芒的銳意探索,亦隱喻群體共生之豐茂。本次展出的作品涵蓋紀實、風光、人文、生態(tài)等多元形態(tài),從城市肌理的微觀敘事到人文地理的宏觀抒寫,從傳統(tǒng)美學的當代轉譯到微觀視角的獨特展現(xiàn),每一幀畫面都烙印著創(chuàng)作者對世界的獨特凝視。

時間:4月12日  - 5月12日

地點:上海市彭浦鎮(zhèn)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靈石路745號)五樓潮影薈

群展“從前”

1744874019665986.jpg

此次中國當代藝術館藏系列展中,余友涵、李山、胡項城、周嘯虎、周鐵海、陸春生、楊振中、楊福東、徐震、張鼎、殷漪、鳥頭、張小船、崔潔、林科、胡為一的作品表現(xiàn)了隱匿的個體與城市的羈絆,空間在此不再有穩(wěn)定的坐標,更像是一個精神性的地理概念。這些根深于上海的藝術家,或是生于斯長于斯,或是年少求學從此定居于此,無論他們來自何方,他們的命運都與上海這座城市的變化緊密相連,以藝術的敏銳傳遞著生命個體于此之中的困惑與迷茫,并示范著對于理想的執(zhí)著與堅守。PSA的“館藏系列展”將伴隨其收藏的生長而徐徐展開,挖掘藝術史中隱秘而鮮活的個案,同時也讓各式各樣的思考與實踐在此相聚。

時間:1月18日 - 5月5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市黃浦區(qū)苗江路678號)

皮拉爾·阿爾瓦拉辛:條框之外

1744874019294466.png

展覽收錄了藝術家皮拉爾·阿爾瓦拉辛最具代表性的視頻作品和表演藝術,以及記錄其工作過程的部分照片和文字,帶領觀眾回顧這位西班牙最杰出藝術家之一的近三十年藝術生涯。通過視頻作品、表演、裝置、繪畫、攝影和手工藝等各類藝術創(chuàng)作,阿爾瓦拉辛在社會承諾和精致的形式美學之間建立了一種批判性對話,對不平等、偏見和二元論的譴責,融合幽默、情感、色彩的活力和美感。

時間:4月19日 -  6月15日

地點:廈門市集美區(qū)杏林灣營運中心2號樓裙樓三層

題圖:石垛上的女孩 2018年6月 陳杰作品


本網(wǎng)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wǎng)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jīng)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wǎng)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wǎng)或與本網(wǎng)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wǎng)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